中文(简) | 初期中譯來自台北聖三堂

我們在世上的地位和這個世界的盼望

全世界是上帝所創造,因此其本性是善的;邪惡不具有本體論的存在。自然的惡是人墮落以後所產生的不和諧的結果;甚至死亡,也是為了將他帶回與上帝相共融而採取的教育措施。道德上的惡和罪,在人的本性裡沒有其根源,在人的性情裡才有。

由於人的墮落,整個大自然沉淪而趨向敗壞。不過,上帝以道成肉身進入世界予以更新。他借著自己的死亡、復活和升天,帶領他所贏得的人進入不朽壞的生命;他又將他們提升到上帝聖父的榮耀高處。

當我們的主再來時將被我們所擁有的這種榮光,在教會的生活,尤其是聖徒的生命中預先顯示了出來。聖徒的遺體,聖髑,有上帝聖化恩寵的環繞,成為神聖的祝福和聖蹟的源頭(列下十三21)。上帝賜與聖徒遺骸的恩典、榮譽、和榮光,對人和所有被造物的更新構成了預表。這恩典甚至在聖徒在世時就環繞他們,有些人辨別為溫暖,有些人辨識為光,或者遍布各種奇妙的能量,這些人來說都是祝福。即使教會生活中的物質因素也承載著上帝的恩典。

上帝的恩典和榮光臨在於人類和物質界,預表人從腐朽的奴役中得到釋放,並且保証我們對生命和不朽所寄的希望必然實現。當我們的主受洗時,世界的聖化也就臨在於約旦河中。我們教會在主顯節所唱的聖歌和大祝聖聖水禮儀,揭示了世界的新實質。耶路撒冷的聖索夫洛尼的祈禱文如此吟誦:『今天,地和海共享世界的喜樂,世界充滿歡欣。』

基督藉著他的受洗祝聖了約旦河、約旦谷和一切自然界的受造物。我們教會的讚美詩如此歌頌:『哦,主啊,你在約旦河受洗,使河水成為聖潔』;『你使約旦河水成為聖潔,粉碎罪惡的權勢』;『今天,被造物蒙受光照;今天,天地萬有歡欣』。

借著被造物參與教會的敬拜、讚美、和對上帝的讚頌,表示出不朽的盼望。在事奉聖禮中萬物被獻上,並在基督內成為新的造物。成為基督的身體和血的是餅和酒,同樣,蠟燭、聖像、聖十字架、以及所有的物體,都以自己的方式與聖禮。水、油、香、棕櫚、花、甚至地裡產的新莊稼也得到祝福,人墮落時所喪失的,全世界又重新獲得,例如:內在的聯合,和上帝正確的關系,就是將一切獻上的感恩聯系,上帝又一次成為世界的中心。

在大祝聖聖水禮儀結束時,整個受造界聯合在一起『同聲』榮耀讚美上帝聖三:『…自然,人,天使,以及一切可見與不可見的萬物傳揚你的至高聖名,偕同父,及聖靈,從今日到永遠,世世無盡。阿們。』於是,人放棄自己的主權以及對上帝創造之物自私的濫用。人再一次在世界尋得他的正確地位,和他的『君王的司祭』的身分(創一28;二15)。

基督徒不棄絕這世界,也不把它看成負面的。他沒有被呼召去棄世,而是要服事它。基督要求他的信徒入世,作『世上的鹽』和『世上的光』(瑪五13-14)。如果世界像『鹽失了味』,處在黑暗中,這就表示基督徒沒有作好『鹽』和『光』。世界遭禍,我們就不能怪別人了。

基督徒在世界所處的地位,顯示出他有責任護守上帝的創造使之成為聖潔;這使命源出於上帝在樂園中賜給人的托付(「…叫他耕種,看守樂園」,創二15)。基督徒不能對世界的問題漠不關心;他必須努力將世界再次挽回使之與上帝重建共融的關系。這意思是他不可利用世界來滿足他的自我,也不可以無止盡地索取。

真正的信徒不將絕對和排他的價值置於今生的需要和人的才能上。他不自作主張地在上帝的旨意以外介入上帝的創造。他感到對被造物有責任。他不會『無條件地』對上帝的創造尋求知識加以利用。信徒不以不蒙上帝祝福、違背在創造裡的平衡與和諧,以及不合上帝的世界和諧共融的態度去使用世界的資源。

正教基督徒知道,人在墮落以後不再將被造物向上帝獻上作為讚頌,也就是對被造物不再履行司祭職分,以致將被造物帶領到屈服於敗壞的境地。不過,他在教會之內畢竟獲得脫離奴役而進入自由的經驗。他憑此經驗,懷著整個被造物終得改變和拯救的確信回到世界。他在事奉之地內與被造物重建正確關系,以及他在受造界的正確地位,他蒙召要以世界司祭的身分去執行職務。

人和被造物在教會裡的改變,仍舊不算是『新天』和『新地』。在基督再來時,這些才將成為事實。因此,可以說基督徒的希望『不屬這世界』。以建立地上的國度和在地上創造樂園為預期的每一種千僖年默西亞觀念,對基督之靈而言都是陌生的。

基督徒尊敬世間的權柄,服從並不違背基督徒盼望的人類律法(羅十三1-8;宗三13)。但是他們並不傳揚符合今世的渴望和目標的『福音』。教會的這項救贖信息,是對一個只有世俗性質,對人生中的垂直空間毫無所見的世界所發。基於這理由,富於苦修特性和屬天指向的正教修道主義,向我們的社會提供了偉大的服務。向只以水平尺度作為指向的當代人顯示了作為修道生活之核心的垂直空間。 

因此,作為天國實體之指示者的修道士,是生活於世上的人不易理解的。修道主義為一窺基督內生活的絕對經驗敞開了一條道路:一條終身守之不渝的苦修之途;一條對於那些無法保持謙卑、固執偏愛『追求那不屬自己所有的』人而言,同時也相當危險的道路。修道院的生活對當代人的性情構成持續的天命召喚,也極佳地預表著未來的生活。

基督徒對新生命的預期在此時此地建立的信念是,他們只是過路客,是寄居的,度過今生以後,他們走向真正的家園(希十一13-16)。信徒永遠將注目於天上,將死亡視為人生旅程的終點站,『去世』即重生進入來生。

我們相信,義人脫離身體以後,靈魂就在上帝的手上(智三1),等待身體復活,好『完全』分享上帝的愛和榮光。反過來說,不義的人活著的時候棄絕上帝的愛,不肯和他及弟兄們共融,心裡只存在『自我』,就絲毫得不到如此的愛,因為他們的自我主義不容許自己接受這樣的愛。

基督再來將表示普遍的復活;我們的身體穿上不朽壞和不腐敗。義人復活得生,不義的人被定罪。這將是普世的審判;上帝將按照人們對他所取的立場,以及他們是接受或棄絕他的愛來審判。

主希望人人都能得救,都能回到他們的真正家園:愛上帝聖三,和他共融。我們稱之為樂園。這詞,我們不是指物質的,而是一個屬靈的實體。聖經將如此的共融,比作新郎與新娘之間的關系,他們的聯合猶如婚姻(啟十九7)。

天國的眾子將永遠與基督共融,從此絕對生活於『在基督裡歸於一』的情況中;於是,我們得以分享他與父相聯合的恩典(「我在我父內,你們在我內,我也在你們內」,若十四20)。那些在今生專為自己而活的人,那些不樂於看見弟兄的人,將被剝奪如此的喜樂。他們自作自受地選擇了永遠的痛苦。

基督再來,正如新郎為新娘而來一般,是為信徒並為滿全他們的盼望而來。因此,為接待來臨中的基督作預備,是今生首先要的關心的事。

但是,主什麼時候來呢?基督徒不必煩心去確定日期。他們時刻警醒預備,因為主將在我們想不到的時候,突然降臨(瑪二十四13、33;宗一7)。主親自警告我們要防備假先知,不要中了他們的陰謀詭計。他們在外表上冒充基督,假扮為天使(瑪二十四4-5,23-27;格後十一13-15)。但是他們的教導與基督的完全不一樣,為了避免錯誤和欺騙,惟一屬於基督的真正真理的知識是必須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