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简) | 修訂版本來自上海

悔改-告解

信徒領受浸禮和聖膏以後,蒙召要努力保守神的恩惠在他裡面活潑起來,結出屬靈 的果子。信徒為達成這目標,必須全心全意地轉向作為身體元首的基督。這意思是 他必須謙卑下來,放棄他的自主權。

信徒如果在人生的旅途上偏離目標,改變途徑或方向,他就必須悔改,也就說要改 變心意(希臘文悔改的意思是改變心意或理性功能),再次歸向主,遵循教會的生 活。

人自作主張令整個教會身體的生命蒙羞;他的罪是由於他出於自我選擇,不接受不 有分於一心,就是基督的心,以致將身體『切肢』而造成,那些以罪為特色的行為 ,不是源出與元首與整個身體的愛的相通,而只出於自己的一意孤行。罪令神的愛 和構成身體的弟兄們的愛蒙羞,原因即在於此。這是傷害整個教會身體的苦難。

教會的反應不是報復。她無意懲罰軟弱的肢體,而是要醫治。不過,她無意抑制罪 人的自由意向,無意干預他的自由意志。她所採取的暫停教權的措施,對於已經逸 出正軌的人的意向構成新挑戰。如果到頭來他選擇保持自主權,不希望回到合一的 教會身體之內,他就與教會的生命完全切斷。直到他決定改變方向以前,他不得參 加聖餐禮,原因就在於此。

不過,如果他渴盼回來,就給予赦免,存愛心接納,他仍舊可以領受主的筵席。赦 免不出於人,是神親自賜給的(賽四十三25)。基督差遣門徒,正如父差遣祂一般 ;祂賜給他們聖靈和赦罪的權柄(太十八18;約二十21-23)。

屬靈的父親是基督的器皿和祂的恩惠的管家(林前四1;彼前四10)。赦罪的不是 他,是神使用祂作為天恩的管家;恩典不是他的,是神的(約壹一9-二2)。神用 他作為恩典的器皿,發揮慈悲心(對人的愛)。人認罪的罪人這方面的謙卑行為; 但是如果認罪只『直接』向神,而不至少在一位代表全教會的神的恩惠的僕人面前 告解,就算不得真正認罪。告解與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師的『面談』不同,因為和 後者談完離開時,並不覺得自己的過犯和語有未盡的部分已經得到赦免,已經和神 及弟兄們重建愛的連繫。他不覺得已經得到神的恩典,好開始過新生活。心理醫生 所提供的幫助只屬人的等次。心理醫生有一個墮落的人的原型,卻用來樹立為赦免 的模範。他沒有考慮罪的因素,也不關心與神和好。因此,人離開心理醫生時基本 上並沒有得到救贖,所有的罪依舊如影隨形,剝奪了他『在基督裡』的自由。

恩典不來自人類聽告解者而出自神自己,如此的信念才能緩解人的焦慮,提高他的 士氣,叫他確信自己並不孤單,有神這位仁慈的父親親自作他的支持者。從教會的 赦罪祈禱文可以看見這一點。屬靈的父親求主以祂的大慈愛接納悔罪者,輕看並且 赦免他一切的罪,因為只有祂沒有絲毫惡行,只有祂能赦罪。屬靈的父親表白自己 只作為神的器皿,赦免不出於他。無論告解者是有意或無意在語言、行為、或思想 上做了些什麼,屬靈的父親都懇求神賜予赦免,因為只有祂有權柄赦罪,因此,榮 耀歸於祂。

『哦,神啊,我們的救主…請以你的平常的愛接納此人…輕看他一切的過犯,因為 是你赦免了不公,勝過罪惡』;『但願神藉著我這罪人赦免你…』『哦,主啊,至 善至愛的神,我的屬靈的孩子懷著痛悔的心藉著不配的我俯伏在你面前,求你赦免 他所告解的一切…』『良善愛人的神啊,如果他有意或無意地在言、行、或思想上 有任何過犯,請赦免他的罪。因為惟獨你有權柄赦罪,但願榮耀歸於你,永在的父 ,以及至聖、至善、賜與生命的聖靈…』

一個人在聽告解者的面前認罪,證明悔罪者實際謙卑下來,好開始他的新生活。如 此的謙卑同時也證明他背道,證明他悔改,是神賜與恩典的必需條件(雅四6;彼 前五5)。信徒於是再度恢復與教會身體之間的關係,再度進入屬靈的角力場,蒙 召要鍥而不捨地努力克制,由罪予以加強對他施以強大壓力的情慾。為了協助他從 事這場搏鬥,屬靈的父親按照個案提供教育法。這不是懲罰也不是刑罰,而是在面 對由情慾激發的危險時所下的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