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繁) | 初期中译来自台北圣三堂

悔改——告解

信徒领受洗礼和圣膏以後,被召唤努力使上帝的恩宠在自己心中保持活力,结出属灵的果实。信徒为达成这目标,必须全心全意地转向作为身体元首的基督。这意思是他必须自谦自卑,弃绝自我。

信徒如果在人生的旅途上偏离目标,改变途径或方向,他就必须悔改,也就说要回心转意(希腊文悔改的意思是改变心意或理念),再次归向主,遵循教会的生活。

人的自作主张令整个教会身体的生命蒙羞;他的罪是由于他出于自我选择,不接受不体合于一心,就是基督的心,以致将自己与身体“割裂”而造成,那些以罪为特色的行为,不是源出与元首与整个身体的爱的相通,而只出于自己的一意孤行。罪令上帝的爱和构成身体的弟兄们的爱蒙羞,原因即在于此。这是伤害整个教会身体的苦难。

教会的反应不是报复。她无意惩罚软弱的肢体,而是要医治。不过,她无意抑制罪人的自由意向,无意干预他的自由意志。她所采取的暂停领受圣事权的措施,对于已经逸出正轨的人的意向构成新挑战。如果到头来他选择保持自主权,不希望回到合一的教会身体之内,他就与教会的生命完全切断。直到他决定改变方向以前,他不得参加圣体血圣事,原因就在于此。

不过,如果他渴望回来,就给予赦免,并以爱心接纳,他仍旧可以领受主的筵席。赦免不出于人,是上帝亲自赐给的(依四十三25)。基督差遣门徒,正如父差遣他一般;他赐给他们圣灵和赦罪的权柄(玛十八18;若二十21-23)。

听告解的神父是基督的器皿和他的恩惠的管家(格前四1;伯前四10)。赦罪的不是他,是上帝使用他作为神圣恩宠的管理者;恩典不是他的,是上帝的(若壹一9-二2)。上帝用他作为恩典的器皿,发挥慈悲心(对人的爱)。忏悔罪过是罪人的谦逊行为;但是如果认罪只“直接”向上帝,而不至少在一位代表全教会的上帝的恩惠的仆人面前告解,就算不得真正告解圣事。告解与心理学家或精神科医师的“谈话疗法”不同,因为和後者谈完离开时,并不觉得自己的过犯和语有未尽的部分已经得到赦免,已经和上帝及弟兄们重建爱的连系。他不觉得已经得到上帝的恩典,好开始过新生活。心理医生所提供的帮助只属人的等次。心理医生试图在一个堕落的人的原型上塑造具有绝对价值的模范。他没有考虑罪的因素,也不关心与上帝和好。因此,人离开心理医生时基本上并没有得到救赎,所有的罪依旧如影随形,剥夺了他“在基督里”的自由。

恩典不来自人类听告解者而出自上帝自己,如此的信念才能缓解人的焦虑,提高他的士气,叫他确信自己并不孤单,有上帝这位仁慈的父亲亲自作他的支持者。从教会的赦罪祈祷文可以看见这一点。听告解司祭求主以他的大慈爱接纳悔罪者,宽恕并且赦免他一切的罪,因为只有他没有丝毫恶行,只有他能赦罪。神父表白自己只作为上帝的器皿,赦免不出于他。无论告解者是有意或无意在语言、行为、或思想上做了些什么,神父都恳求上帝赐予赦免,因为只有他有权柄赦罪,因此,荣耀归于他。

“上帝,我们的救主…请以你恒常的仁爱接纳此人…宽恕他一切的过犯,因为是你赦免了不公,胜过罪恶”;“但愿上帝藉著我这罪人赦免你…”“主啊,至善至爱的上帝,我属灵的孩子怀著痛悔的心藉著不配的我俯伏在你面前,求你赦免他所告明的一切…”“良善爱人的上帝啊,如果他有意或无意地在言、行、或思想上有任何过犯,请赦免他的罪。因为惟独你有权柄赦罪,但愿荣耀归于你,永在的父,以及至圣、至善、赐与生命的灵…”

一个人在听告解者的面前认罪,证明悔罪者真的谦卑下来,以开始他的新生活。如此的谦卑同时也证明他确实承认自己犯了罪,证明他悔改,是上帝赐与恩典的必需条件(雅四6;伯前五5)。信徒于是再度恢复与教会身体之间的关系,再度进入属灵的角力场,被召唤要锲而不舍地努力克制因罪孽而强化的私欲偏情。为了协助他从事这场搏斗,听告解神父会按照实际情况提供训导和灵修建议。这不是惩罚也不是刑罚,而是在面对由私欲偏情激发的危险时所下的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