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繁) | 中译来自中国上海的教友

简单性与灵活性

呼求耶稣圣名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祈祷,适合于每一位基督徒。但它同时也能引人进入最深的静观。假如有人打算每天长时间的专门诵念耶稣祷文,更进一步,他还有意在祈祷时使用呼吸的控制与身体方面的练习,那么毫无疑问地,他需要一位有经验的神师。这样的神师不容易找到。但为那些没有神师指导的人而言,仍可放心大胆地实践耶稣祷文。只要他每天不是长时间的诵念耶稣祷文,而是在一些固定的时间内诵念——开始时,每次最好不要超过十至十五分钟,同时他们最好不要尝试干扰身体的自然韵律。

刚开始念耶稣祷文时并不需要任何特殊的知识与技巧。一个初学者所要做的只是“开始祈祷”,这已足够了。人必须踏出第一步,才能够学会行走;人必须把自己置于水中才能够学会游泳。同样,念耶稣祷文也是如此。开始祈祷时,满怀钦崇与爱慕之心,出声诵念耶稣祷文。把思想集中在耶稣身上,慢慢地,柔和地,安静地诵念耶稣的圣名。

耶稣祷文的格式非常简单易学。基本的式样是:“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这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形式。我们可以用“怜悯我们”来代替“怜悯我”。也可以将它简化成“主耶稣基督,怜悯我”,或“主耶稣”;甚至只是“耶稣”,尽管这是非常少见的。相反,我们也可以在最后加上“罪人”一词,以强调痛悔的心情。我们也可以用伯多禄在凯撒利亚斐理伯的宣信:“……永生上帝之子……”有时,我们也可以在耶稣祷文的间歇中穿插对诞神女和诸圣的呼求。最关键与不变的因素是其中必须包含“耶稣”这一神圣名号。每个人可以根据个人的经验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形式。当然这句经文可以随时间的迁移而改变,但不能经常更换。正如西奈的圣额我略所说:“一棵树若不停地从一个地方移植到另一地方,就不会生根。”

诵念耶稣祷文的方式同样也是非常灵活的。有两种诵念耶稣祷文的方式,一种是“自由地的诵念”,另一种是“正式的诵念”。自由诵念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诵念耶稣祷文。我们在做一些单调重复的工作时,诸如穿衣、洗涤、缝纫或洒扫庭除时;走路或驾车时;在车站候车或遇到交通阻塞时;在一些特别需要花费脑力的艰难会谈前的片刻安宁中;失眠时,或清晨从睡梦中醒来时。在这些分散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念一遍或几遍,否则这些时间将被“浪费”掉。耶稣祷文的特有益处在于它是如此的简单易行,它能在那些无法使人集中注意力来做“正式祈祷”的场合使用。在忧虑与烦燥不安的情况下,耶稣祷文对我们特别有帮助。

耶稣祷文的这种“自由诵念”方式使我们每天“定时的祈祷(包括圣堂中的礼仪祈祷和我们在内室中的单独祈祷)”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空隙得以弥合。圣保禄宗徒坚持说:要“不断祈祷”(得前5:17),这怎么可能呢?毕竟我们还有许多其它的事要做啊!德奥梵主教用他的那句名言告诉我们如何不断祈祷:“双手在工作,思想与心却与上帝同在。”因着反复诵念,耶稣祷文几乎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自发的行动,这将帮助我们在我们所处的每一环境中侍立主前——不仅在圣所内或独处时,也在厨房里、工厂车间里、办公室里。如此,我们就成为象劳伦佐修士那样的“在日常工作中比在做神业时更与主同在”的人了。他这样说:“认为祈祷的时刻与其他时间不同,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因为我们无论在工作的时还是在祈祷时,都一样与上帝同在。”

耶稣祷文的“正式诵念”使“自由诵念”得以补充与加强。在“正式诵念”时,我们集中自己的整个注意力在诵念祷文上,排除所有外在行动。这种“正式诵念”要求我们每天抽出一段固定的时间用来呼求耶稣圣名。一般而言,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也可以将耶稣祷文与在礼仪中所用的其它祈祷形式相结合;比如和圣咏、圣经阅读,以及各种祷文一起使用。有一些人感受到专务耶稣祷文的召唤(即除耶稣祷文以外,不做其它任何形式的祈祷)。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却并非如此。事实上,有很多人只是以“自由诵念”的方式念耶稣祷文,他们在固定的祈祷时间内却不念耶稣祷文。对此,我们并不认为有何不妥。“自由诵念”完全可以脱离“正式诵念”而单独使用。

就象“自由诵念”那样,“正式诵念”也没有任何固定不变的规则,而是灵活多变的。没有确定不变的姿势。在正教会的传统中常是坐着诵念,但我们也可以站着或跪着念。甚至当身体有病或精疲力尽的时候也可躺着念。一般来说,常在黑暗中或光线昏暗的环境里念,或闭着眼念,而不是在一幅点着蜡烛或长明灯的圣像前。圣山的希卢安长老(1866-1938)在祈祷时为避免听到闹钟的滴答声,将钟放在碗橱里,然后将他修士长袍的风帽拉下盖住眼睛和耳朵。 但是黑暗的环境具有引人入睡的效果,若在坐着或跪着祈祷时感到昏昏欲睡,那么我们就要站一会,每念一遍祷文画一个十字圣号,然后深深鞠躬,用右手手指触地。我们也可以在每遍祷文后前额触地地叩拜。坐着祈祷时,座椅不要太舒适,或柔软,最好没有扶手。在正教会的隐修院里常用一种没有靠背的矮凳。祈祷时也可以站着伸开双手成一十字架形。

念耶稣祷文时,经常会用到祈祷绳或念珠,这种祈祷绳常有100个结。这主要并不是为了计数,而是为了帮助人集中思想,并使祈祷有节奏感。祈祷时让手拨动念珠,会有助于身体安静下来,将注意力集中在祈祷上。这是为人们普遍经验到的事实。用祈祷绳或其它任何方式来计数都是不被鼓励的。在《东正信徒朝圣记》的开始部份,那位长老非常强调每天念的次数,开始时是3000遍,后来增加到6000遍,最后达到12000遍。长老要求朝圣者每天念固定的次数,不许多也不许少。这种对次数的注重非常少见。也许关键不在于确定的数目,而于朝圣者内心的态度——长老希望以此试验他的服从,看他是否能毫无偏差地完成长老所要他做的。而德奥梵主教的建议更为普遍:“不要让你的祈祷为数目所困扰。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使你的祈祷如活水从泉源里那样涌流出来。将所有关于祈祷次数的想法从你的思想中驱逐出去。”

耶稣祷文有时也用于集体诵念,但更常见的还是个人诵念。可以出声诵念,也可以在心里默念。在正教会的传统中,常是出声的诵念而非出声咏唱。念耶稣祷文时不可以矫揉造作,但却可以有特定的韵律及重音。这样借着它内在的旋律,它最终将在我们内成为“歌声”。基辅的帕尔费尼长老将它比作潺潺的溪流。

综上所述,呼求耶稣圣名是随时随地的祈祷。它适合于每个人,每一地点与场合。它适合于初学者,也适合于在祈祷上比较有经验的人。它也可与其它祈祷文连在一起诵念。无论在沙漠还是在城市,在安静的场合或是非常喧闹,令人心神不宁的环境,它都同样地适用。总之,它适于任何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