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简) | 初期中譯來自台北聖三堂

上帝-人救世主

我們前面已經提到,子或稱聖言是上帝聖三的第二位;在萬世之前,他從作為神性之源的父而生,在耶穌基督這一位格中『聖言成了血肉』(若一14),為尋找背道的人,並使其回到和上帝聖三的共融中去,導向永遠的生命。信經提綱挈領地陳述道:

『我信唯一的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在萬世之前,由父所生,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上帝的真上帝,受生而非被造,與父同性同體,萬物籍他而造成。他為了我們人類,並為了我們的得救,從天降下,由聖靈和童貞瑪利亞取得肉軀,而成為人。他為了我們,在般雀比拉多手下,被釘十字架,受難而被埋葬。依聖經所言,在第三日他復活了,他升了天,坐在父的右邊。他將在榮耀中再來,審判生者死者,他的國度萬世無終。』

我們在這經文裡找到我們得拯救的奧秘是『在基督裡』。他『成為人』,不是天使或其他什麼被造物,而是與父同性同體的上帝聖子與聖言,是『一個主』(格前八6)。

我們教會向童貞女瑪利亞歌頌道: 『無玷者啊,可畏、真確、而又難以描述的奧秘發生在你身上』

又這樣陳述:

『你超越理性和邏輯,
將萬物之因的聖言生下,
成為人。
藉著聖靈,
他從你領受肉身,
又保持他自己的性質毫無改變;
由於雙方合作
於自我存在的位格裡,
他生而具有二性:完全的上帝和完全的人,
彰顯二者聯合的活潑屬性。

教會和人的拯救,建立於神人耶穌基督無以言宣的奧秘上(瑪十六18)。他只有一位同時具有二性,是上帝也是人,既不混淆,也無變化。教會基於這樣的理由,同宣認信仰的標志──信經相一致,其禮儀經文時常重申這項救恩的真理:

『子是一位,具有二性,但非二位;
因此在真理中宣講他是完全的上帝,
和完全的人,
我們宣認基督是我們的上帝。』

基督內的神人二性之間不致混淆,也不會互相變換。藉著一個位格的聯合,人性得以分享上帝性的生命,正如鐵與火相結合以後成為火,但不改變其本質一般。

基督的二性各有自己的意志和自己的能力。不過,二性和二能聯合運作,而不分開,每一意志可以自由參與另一意志的運作。因此,成為肉身的上帝聖言取了人的一切性質,卻又不取消他。

『聖言取亞當的一切,
誕神女啊,他從你而生,
擁有完全的肉身…』

基督取人的一切,在十字架上面對死亡,最後又迎接復活與榮耀,升天坐在父的右邊。我們教會如此歌頌基督藉著心甘情願的自我犧牲所賜的拯救:

『他同我所有的一切,
完全聯合成一體,不作絲毫改變,
只為了藉著他被釘十架
將救恩賜給我這墮落之人。』

他取我們這必死的身體原因就在於此。他因此可以與死亡相遇,他可以死。不過,基督的身體在一個位格裡與生命之源聯在一起(若一14;十四6),死亡不能長久把持他。

聖亞大納削說:『基於此理由,他一方面承受人的死,但由於他裡面擁有生命,便又死而復活。』生命的主不可能接受死權的約束(宗二14;三15)。在基督的位格裡,原被死亡征服的反敗為勝擊潰死亡,所憑的是:我們這被造的必死之軀!

基督成為我們復活的初熟的果子:『做了死者的初果。』(格前十五20),『是死者中的首生者』(哥一18)。當他第二次降臨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復活也會發生(格前十五23):完全勝過死亡。

藉著基督的復活,戰敗這仇敵贏得決定性的勝利就此完成。死亡在現在『掌權』只屬暫時,並非永遠。對信徒來說,它只是一段小插曲。教會因此吟唱道:

『陰間統治必死的族類,
但非永遠。
有權能的主啊,你藉著進入墳墓,
伸出你賜與生命的手掌,
粉碎那死亡的束縛,
救主啊,你死者中首生者的身份
向多少世代以來沈睡的靈魂,
作出不容辯駁的拯救宣告。』

聖經提到基督內的救恩的時候,使用了『贖價』一詞(弟前二6),許多人因此假定基督以他的生命作為『贖價』將人買回來。有些人因此毫不猶疑地使用舊約『以命償命』一說。

這些人隨從矣謁邪說,以為上帝受到舊約詞語的約束而不得不如此,其實這句話是教育性的,目的在限制邪惡。『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誡命也是如此(誰挖了你一只眼,敲碎你一顆牙,你也挖他一眼敲他一牙作為回報,不是全部!)。但是經過基督以他的誡命『愛你們的仇敵』加以補充後(瑪五38-48),這規條就不再用了。

『贖價』一詞取自古時人們付出身價,買回奴隸的自由的用語。此語用在聖經裡,並不表示基督為人的生命提供他自己的生命作為等價交換,而在強調人如何從被處死刑的境地獲得赦免。

如果這種救贖和釋放要按照字義解釋為『付贖價』購買,那麼,基督就不能取回這『贖價』。這表示他就不能從死裡復活,基督就比眾人更可憐,人們的希望從此斷絕(格前十五19)。

我們對律法主義這基督付『贖價』的觀念加以棄絕,理由就在這裡。基督犧牲的完成不在於為了『付贖價』(替誰付?),而在於以死亡踐踏死亡,藉著復活賜與生命和不朽。人的拯救以這樣的方式完成。教會有一首詩歌吟唱道:『你藉著死而復活,將亞當的族類從陰間暴君的手裡解救出來,身為上帝,將永遠的生命和偉大的慈愛賜與世人。』

另一首教會詩歌表達出如此的結論:

『在十字架上以肉身受難,
他的神性卻絲毫無損;
作為凡人他死了,
作為上帝他三日後復活,
摧毀死亡的權勢,
將人類從朽壞裡解救出來。』

每一位正教基督徒在復活節之夜都會如此吟頌:

『基督從死者中復活,
以死亡踐滅了死亡,
給墳墓中的人們,帶來了生命。』

基督藉他的復活『打破死亡的監牢』,『作為惟一的大有能力者,他取亞當為獎品;世人雖然落入朽壞,他卻叫他們復活,藉著十字架的大能,將他們從刑罰的懼怕中釋放出來』。

『當你被釘於十字架的刑木上時,
仇敵的勢力變得毫無價值;
受造物因著對你的敬畏而顫栗,
你的能力使陰間喪失權勢;
你叫死人從墳墓裡復活,
為強盜打開樂園之門,
基督我們的上帝啊,願榮耀歸於你。』
『被釘的一位已經復活,
自夸者喪失權位,
墮落且受壓制的人已經受舉揚,
驅走朽壞,
盛放不朽;
必死的凡軀充盈生命…』

正教教會以聖像描述復活來表達信仰:基督為了踐踏陰間之門釋放被囚者,以勝利之姿降下陰間。基督並沒有代替我們死去,而是為我們征服死亡;基督復活的大事,以及此事在正教教會的信仰中所居的中央地位証明此點。

復活以後,基督以『人的形象』,即所取的人類肉身升天,被迎接到上帝聖父的榮耀裡(斐二9;弟前三16)。這『父的右邊』的天上榮耀,將在基督第二次降臨時為每一位信徒所擁有,因為所有的人將進入永無窮盡的國度。宗徒如此描述這不朽的生命說:『幾時這可朽壞的,穿上了不可朽壞的;這可死的,穿上了不可死的,那時就要應驗經上所記載的這句話:「在勝利中, 死亡被吞滅了。」「死亡! 你的勝利在哪裡?死亡! 你的刺在哪裡?」』(格前十五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