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 [2]
本譯文經正教會中華諸聖會翻譯委員會審核通過

1.可敬的阿弗克森提

阿弗克森提是顯赫的貴族,同時也是君士坦丁堡小德奧多西皇帝皇室中的要臣。阿弗克森提的內心為基督而燃燒,由此,他剪髮成為一名修士,並在君士坦丁堡呆了短暫的一段時間。當人們開始讚美他時,他逃避人們的讚美,並在靠近卡爾西頓的一個名叫斯科帕的山中居住下來,後來這座山也被命名為阿弗克森提山。他的願望就是永久地留在那裡,遠離人群,但是這並沒有成為現實,因為牧羊人發現了他,很快就廣為人知。人們將病人帶到他那裡請求他醫治。他醫治好了很多病人。他使失明者恢復了視力;用聖油潔淨了麻風病人;使癱子恢復了行走,並將魔鬼從人身體中驅走。所有這些奇跡都令人驚歎,但是他的謙卑更是令人驚歎。當人們請求他醫治病痛的時候,他總是這樣對自己說:「我也是一個罪人!」由於有很多求助者,他只好採用如下的方法:他或是邀請所有在場的人同他一起向上帝為病人禱告;或是首先增強求助者的信仰,然後告訴他們,上帝將根據他們的信仰程度來賜予他們;或是給病人按頭禱告說:「主耶穌基督將治癒你!」他之所以這樣說是要讓人們明白,行使醫治大能的是萬能的上帝,而不是他。阿弗克森提參加了第四次普世大公會議(卡爾西頓,公元451年),並有力地捍衛了正教信仰免受優迪克派和聶斯脫利異端的攻擊。公元470年,在他年邁之際,主將其年老的身體遺留在世上,將其年輕的靈魂接入到天國之中。

2.可敬的伊撒克,基輔洞窟修道院的閉關者

days.pravoslavie.ru

伊撒克生活在聖安托尼和德奧多西時代。他原本是一個富有的商人,後來他將自己的財產分給了窮人,來到了修道院,將自己關閉在庵室中潛心修行。聖安托尼每兩天經過庵室時從窗口處遞給伊撒克聖餅代食。魔鬼曾經裝扮成光明的天使出現在伊撒克的面前,伊撒克向他們跪拜,之後,他向撒旦跪拜,因為他以為那是基督。因此伊撒克病了,一病就是兩年之久。之後,伊撒克重新恢復了健康,成了一位更謹慎、更有經驗的修行者。由此,在他去世之際,上帝賦予了他很多恩典。伊撒克於公元1090年去世。

讚美詩
聖阿弗克森提看到了柱頭修士聖西麥翁

阿弗克森提,正教的裝點,

在一個靜默的晚上,

他含淚向上帝禱告,

用燃燒的、如同天使革魯濱的翅膀,

將自己的靈魂提升到天堂,

當聖人將目光轉到

蒼穹中的滿天星斗時;

長老看著看著,開始哭泣。

司祭修士問他,

他看到了什麼,

為什麼長老開始哭泣?

我的孩子們,

我看到了聖西麥翁的靈魂,

偉大的柱頭修士,聖西麥翁,

正教的支柱、信仰的支柱,

這個夜晚,柱頭修士死了,

他的靈魂正在升入天堂,

比星星更亮,一個閃亮的火苗,

他的靈魂訪問了我們,

我這樣一個罪人,他卻和藹地迎接了我。

自從那個晚上以來,許多個夜晚過去了,

直到傳來了有關柱頭修士死亡的消息,

所有人都承認了這個真相,

這是聖阿弗克森提所看到的。

思考

為什麼人們會離開一個地方安居在另一個地方?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希望他們能夠在另一個地方更幸運。實際上,從世俗的生活和滿足的觀點來看,各地方是有區別的,有的地方好些,有的地方差些。那些不希望在死亡之後有一個好的生活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尋求感官的牧場。但是如果我們聽一聽那些在這個地球上能夠生活在所謂的最好的地方的人-我們就會發現他們的不滿足、悲傷和失望。他們並沒有找到他們正在尋求的。他們在每個地方都已經飽足,但是最終仍覺得飢餓,面對死亡。但是,看一看基督的聖人們!他們尋找的地方不是世俗的牧場,他們尋找的是「貧瘠的、不可通行的,且缺少水的地方」,他們尋找的地方是與世隔絕的、是可怕的,沒有人對這些地方感興趣,沒有人對這些地方進行競爭。他們認為,世上的每個地方都是沒有價值的,但是他們選擇這樣的地方,因為他們想使靈魂和思想更接近他們永恆的家鄉。如果有人想聽他們的心聲,他們將感到非常喜悅且滿足。

默想

默想主耶穌作為父親,他在曠野中為他的孩子們哭泣,招呼他們、聚攏他們:

  1. 那時是以色列民的孩子;
  2. 地球上所有民族的孩子;
  3. 從創世紀到世界末日為止世世代代的孩子們。

講道

上帝王國顛倒的價值

「然而,有許多人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太/瑪19:30)

「只是有在後的,將要在前;有在前的,將要在後」(路加13:30)

主的這些話語多麼充滿智慧!他並沒有說所有在前的將要在後,所有在後的將要在前,而是說「許多」。在福音書中,這並沒有錯誤,在福音書中也沒有任何誇張的地方。

為什麼主用了一個限度,沒有說「所有的」而是用「許多」。經驗告訴我們,有些在世上享有最高榮耀的人在上帝面前也享有最高榮耀。其中包括一些皇帝,有的在當政期間喜悅於上帝;有的直到死亡為止沒有發號施令,沒有觸怒上帝;有的是富有的人,他們通過憐憫和信仰而獲得了拯救;有的貧窮,因為他們的罪惡和不信仰而受到了審判;有的具有淵博的知識的人保持了他們的信仰並行善,有的無知的人拒絕接受信仰和行善。這樣,有些人在世上是在前的,而在天國中仍然在前;有些人在世上是在後的,他們在天國中仍在後。

但也有「許多」在世上在前的,在天國中卻在後。哦,喜悅!哦,上帝的正義!又有多少這樣的「許多人」在這世上在後,而在天國中卻在前呢?

主並沒有強調也沒有讚美任何一個等級,或是任何一個高於他人的職業,而是招募,甚至在今天仍在招募從各個等級、各個職業而來的光之大軍。因為對他來說,人的標準不是一個王冠或是一個乞丐的行囊,而是信仰-信仰和善行。

哦,萬有智慧的主,在你的天國中也記住我們!

榮耀和頌讚永遠歸於你。阿們!